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。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物表面、水、土壤、空气、排泄物、食物等媒介传播,从而污染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的食物链任何环节。由于其种类繁多、来源广泛、危害巨大,并具有群发、爆发、宿主范围广、传播速度快和社会影响强烈、控制难度大等特点,是引发食品安全危害的重要因素,严重时会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社会安定,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
专业可信 方案更全 费用更低 周期更短 售后保障 400 107 7251 检测范围 —————— ——————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。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物表面、水、土壤、空气、排泄物、食物等媒介传播,从而污染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的食物链任何环节。由于其种类繁多、来源广泛、危害巨大,并具有群发、爆发、宿主范围广、传播速度快和社会影响强烈、控制难度大等特点,是引发食品安全危害的重要因素,严重时会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社会安定,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食品安全防控历史证明,随着社会发展,法律法规不断完善,在解决或基本解决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添加之后,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。 •由于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、分布广泛、代谢能力强、生长繁殖快、易培养、易变异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,存在于食品加工、餐饮业等各个环节中,微生物指标如不能达到相关标准,则将危害人类健康,微生物检测已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。 主要的检测方法 1. 普通培养法(简称“国标方法” ); 重点需要检测微生物的食品类别 奶制品、罐头食品、调味品、蛋制品、淀粉类制品、发酵非发酵性豆制品、谷物类、冷冰饮品、糖果以及饮用天然矿泉水等。 常见的细菌,致病菌检测项目 1. 致病菌:大肠杆菌O157:H7、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单增李斯特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阪崎肠杆菌。 2. 非致病菌: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大肠杆菌、总霉菌和酵母菌、乳酸菌。 |